
2021-02-24 | 新型冠狀肺炎本校通識教育中心─防疫教育訓練 |
公告 | |
- 需教育訓練活動:校外教學活動、教學助理研習、教職員員工訓練及通識課程師生。
- 教育訓練措施:
- 強化衛生教育宣導:加強勤洗手、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,保持個人衛生習慣(如:打噴嚏、咳嗽需掩住口、鼻,擤鼻涕後要洗手)及妥善處理口鼻分泌物等,及儘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、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等衛生教育宣導,並落實執行。
- 維持教室內通風:打開教室窗戶、氣窗,使空氣流通,維持通風設備的良好性能,並經常清洗隔塵網,若環境為密閉空間,應打開窗戶和使用抽氣扇,沒有必要,盡可能不使用冷氣空調。
- 配製或使用稀釋漂白水的方法:
- 使用口罩、橡膠手套和防水圍裙,最好也使用護目鏡保護眼睛以免被噴濺到。
- 在通風良好處配製和使用漂白水。
- 使用冷水稀釋,因為熱水會分解次氯酸鈉並降低其消毒效果。
- 一般漂白劑含有5%次氯酸鈉稀釋請參考表一。
初始溶液 |
大部分家用漂白水含有5%次氯酸鈉(50000 ppm有效氯)。 |
建議稀釋比例 |
若是含5%次氯酸鈉,建議以1:100稀 釋。也就是1份漂白水加99份的冷水作 為表面消毒。 若需要不同濃度的漂白水也可依此稀釋 比率調整。如含2.5%次氯酸鈉,則是2 份漂白水再加98份的冷水。 |
稀釋後有效氯含量 |
含5%次氯酸鈉的漂白水以1:100 稀釋 後則是0.05%或500 pm 有效氯。不同濃 度的漂白水以同比例稀釋後則會得到不 同含量的有效氯。 |
不同消毒方式的接觸時間 ▪擦拭消毒不具孔隙的表面。 ▪浸泡消毒方式在消毒擦拭之前應將表面的有機物清除乾淨,例如:分泌液、黏液、嘔吐物、排泄物、血液和其他體液,使漂白水可以充分作用。 |
▪擦拭消毒的接觸時間建議應超過10分鐘 ▪浸泡消毒的接觸時間建議應超過30分鐘 |
- 使用漂白水注意事項
- 漂白水會腐蝕金屬及破壞油漆表面。
- 避免接觸眼睛。如果漂白水濺入眼睛,須以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及看醫生。
- 不要與其他家用清潔劑一併或混和使用,以防降低消毒功能及產生化學作用。
- 當漂白水和其他酸性清潔劑(如一些潔廁劑)混合時,會產生有毒氣體,可能造成傷害或死亡。如有需要,應先使用清潔劑並用水充分清洗後,才用漂白水消毒。
- 未稀釋的漂白水在陽光下會釋出有毒氣體,所以應放置於陰涼及兒童碰不到的地方。
- 由於次氯酸鈉會隨時間漸漸分解,因此宜選購生產日期較近的漂白水,並且不要過量儲存,以免影響殺菌功能。
- 若要使用稀釋的漂白水,應當天配製並標示日期名稱,而未使用的部分在24小時之後應丟棄。
- 有機物質會降低漂白水效果,在消毒前該先將待消物品表面有機物清除乾淨。
- 稀釋的漂白水須加蓋以避免陽光照射,最好存放在避光容器並避免兒童碰觸。
- 校外教學活動注意事項:加強教職員生上下學用車之消毒清潔,若屬學校自有車輛由各校自行處理,若屬學校租用交通車輛,則應要求業者消毒清潔。
- 常態性環境及清潔消毒:學校教職員工應定期針對學生經常接觸之物品表面(如門把、桌面、電燈開關、或其他公共區域)進行清潔消毒,可用1:100(500ppm)漂白水稀釋液進行擦拭。
-
通識教育中心防疫_人員教育訓練管理.docx